今天是,欢迎您访问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检务公开 >> 阳光检察
“检察官+技术官”双轨发力 大数据监督“亮剑”公积金领域虚假诉讼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  
 

近年来,东区检察院锚准虚假诉讼线索发现难、识别难、查证难的问题,探索建立“检察官+技术官”融合办案团队,研发设计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涉公积金虚假诉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有力防范和惩治涉住房公积金虚假诉讼行为,取得良好成效。

明确业务需求,力促构建模型实用有效。坚持“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原则,建立业务部门“出题”,信息技术“解题”的工作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解析民间借贷、合同纠纷领域套取住房公积金虚假诉讼案发特点,聚焦个案背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规律性特征,提炼监督点位和研判规则,结合自身业务有的放矢提出模型开发需求;同时,及时对接开发公司,依据需求设计研发法律监督模型,做好“解题”工作。

突出技术优势,深度参与数据收集治理。认真分析研判规则后,评估相关数据获取和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明确模型开发所需数据字段和格式要求,先后从法院调取审判、执行数据5000余条,从公积金管理中心调取涉执行扣划公积金数据470余条,形成模型基础数据,经梳理、清洗后,保留有价值信息,转化匹配目标格式,确保数据完整、可用。通过对住房公积金扣划时间、扣划金额,执行、审判案件立案时间、结案时间、执行主体、当事双方等信息进行比对筛查,发现异常信息40余条,有效解决线索发现难的问题。

强抓推广应用,彰显赋能监督治理成效。模型开发完成后,认真组织办案组积极试用,收集反馈问题及建议10余次,推进模型升级迭代5次。同时,积极开展模型异地验证应用工作,先后在省院低代码建模平台和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搭建该模型目前,东区检察院依托该模型监督法院纠正错误民事调解书20件,涉案金额170余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索10余条,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5人;异地验证应用模型办理案件6件,有力维护执法司法权威,促进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

 

Copyright 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四川志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300221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40202000243号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公益随手拍
公益随手拍
扫一扫,加关注